您的位置:首页>热点 > 滚动 >

刘望圆:高分考入中山大学,她想用知识能改变命运

2023-08-01 17:40:43    来源:清远日报网

懂事、热爱学习,是刘望圆父母对她的评价,“从上学开始就不怎么用我们操心,学习上很自觉,能考到中山大学更多是她自己努力。”近日,为保障清远日报“蓝丝带众筹助学行动”公正性,记者对家住英德沙口镇的刘望圆同学家进行家访。

家住英德沙口镇镇上的刘望圆同学家里一共六口人,父亲是一名普通工人,母亲没有固定工作,两人靠着微薄收入供养四个子女,刘望圆排第三,妹妹过完暑假也将上高三。今年高考,刘望圆以622分的好成绩被中山大学国际政治专业录取,让其辛苦一辈子的父母颇感欣慰。

刘望圆。


(资料图)

一堆厚厚的奖状

“我们也不知道这么多”

来到刘望圆家中,刘望圆和父母、妹妹在家中,简单干净的客厅让人意外,本以为考上中大的学生家里墙上应该贴着满满的奖状,出于好奇便问道。

刘望圆小跑回房间里抱出一个鞋盒,里面堆放着一叠厚厚的奖状和一本本红彤彤的证书,茶几也不能全部摆下。2022年度广东省宋庆龄奖学金获奖证书、清远市级中学“三好学生”、七年级期末总分“总分状元”“清北之星”“优秀学生干部”等等,刘望圆说,小学的奖状已经找不着了,不然还有一些。“我们平时工作忙,不知道她拿到过这么多的奖状。”刘望圆的父母看到她拿出这么多的奖状,自豪中也有些惊讶。

刘望圆读书期间所获得的奖励。

事实上,刘望圆自小学起便很懂事,对于学习很积极主动,也是同学老师们眼里的“学霸”。小学虽然在镇里面上,但是“小升初”的时候她以优异的成绩被英德市第一小学初中部录取。对于镇上小学的很多学生来说,小学念完后大多在镇里读初中,即便是寄宿,也不用离家太远,但刘望圆初中起便离家寄宿,在五六十公里外的英德市区寄宿学习,只有放假才能回家。

“比起父母的辛勤汗水,自己能做的只有学习,加倍努力才能回报。”抱着这种想法,初中三年在学习上她始终保持在年级前列,中考更是以769.5的高分,在英德全市排名第十一名,清远排名第66名,成功考到清远市第一中学。

虽然考上了清中,在家人和亲戚朋友的赞扬期望中,刘望圆更多的是压力和动力,“新的学校、来自全清远最优秀的学生,我要更加努力去学习才不会落后,才能对得起老师和家人们的付出。”高中三年回家次数变得越来越少,尤其是高三学习时间更加紧张,但是刘望圆通过自身努力,向所有人证明了来自农村的学子也能通过刻苦努力改变命运。

高中三年,她在班级和年级的成绩一直保持在前十里面,今年高考更是以(历史类)总分622,全省排名1257名的优异成绩成功考入中山大学。

要重视课堂和教材

保持做题“题感”

十二年寒窗苦读,现在终于结束了,回首多年的学习历程,特别是高中三年,刘望圆也收获了一些独特的学习方法和心得。

“无论是什么年级、学科,在我看来课堂都是重中之重,在学习阶段,上好一堂课,胜读十年书。”刘望圆说,课堂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平台,跟着老师的节奏,梳理整合每一天学习的新内容,不断搭建和强化知识体系,在考场才能游刃有余,要认真地全神贯注地上好每一堂课;同时,要重视和熟悉教材,多看多整理会有不错的收获。

此外,要“碰题”,保持做题题感。“我觉得这就是一种敏锐度,在选择题里对于错误点的敏锐度,在材料题里对于一些关键字眼背后连接的教材知识的敏锐度,其实这是个很重要的点,无论是什么学科,题感良好解题自然又快又准。”刘望圆说,保持题感不算难,但一定要坚持,每天、每周做适当的训练,多碰题,保持感觉,高考不会出一样的题,但规律是不变的,万变不离其宗,要在平时做过的题中多总结,多训练,学会举一反三。

虽然学习技巧很重要,但刘望圆认为心态也同样重要,不管是在考场上还是在平时的学习,最重要的就是保持一颗平常心,特别是到了高三后期,更要胜不骄败不馁。要有干劲,但不能和自己较劲;要加倍努力,但不是用蛮力。

“成功时要继续加油,失败时也要云淡风轻。我也曾经历低谷,但从未绝望,因为不到最后一刻,每个人都有继续往上爬的机会!保持良好的心态,有问题就及时解决,这样才能保证每天的状态,充满学习动力。”刘望圆说。

2023“蓝丝带众筹助学行动”希望能和学子一起笑对困难,通过开展社会公开募捐活动,计划帮助30名及以上(实际资助人数根据筹款情况而定,如募集资金超过30名学子的助学金,按照资金实际帮助更多学子)考上公办高等院校的清远市困难应届考生,其中每名困难学子资助标准为5000元。希望各爱心单位、企业、个人积极响应,慷慨解囊,伸出援手,凝聚爱心,为蓝丝带助学活动奉献一份关爱和支持,为有困难的学生兜底,让求学之路有保障。

如果您愿意帮助困难学子圆梦,请加入我们,咨询热线:15915110110。市民也可扫描捐款账户二维码,点击“我要捐款”,输入捐款数额及个人联系方式,点击提交之后就完成了一次爱心助力。

文字:彭勇珍

责编:夏汉华

校对:苏妮妮

编审:周东辉

编委:樊沃夫

*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和使用。

关键词: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