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热点 > 滚动 >

热点!10万吨合作!英德组团赴四川、贵州和重庆考察竹笋产业发展

2023-05-30 17:20:45    来源:清远日报网

5月26日,英德西牛镇辖区麻竹笋企业内多了不少货车,工作人员将加工好的笋制品打包装车,运输至全国乃至世界多地的餐桌。经历了几场春雨,当地的特色农产品麻竹笋轻盈拔节,然后在盛夏急速生产,逐渐迎来丰产期。

为进一步推进西牛麻竹笋产业高质量发展,近日,英德市副市长范志斌带队组织市农业农村局、西牛镇政府及市麻竹产业协会等相关负责人赴四川、贵州和重庆考察,怀着满满的诚意向当地大型食品加工企业推介西牛麻竹笋。考察期间,市麻竹笋产业协会分别与贵州红赤水集团有限公司和重庆市上口佳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等企业,签订共10万吨的笋制品合作协议,为西牛麻竹笋创百亿农业产业跨出一大步。


(相关资料图)

借他山之石谋麻竹笋发展道路

英德是“中国麻竹笋之乡”,目前全市麻竹笋种植面积约80万亩,2022年鲜笋年产量约105万吨,占全国90%以上,笋干年产量为0.6万吨,出口量占日本笋干市场的95%以上,总产值超40亿元。其中,酸笋、笋干、清水笋等产品深受消费者喜爱,远销广西、四川、重庆、贵州等地。

“虽然西牛麻竹笋名声在外,但在英德整个产业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以贴牌生产或粗加工为主,自主品牌并不响亮。因此,‘采好他山之石、琢好己身之玉’尤为重要。”范志斌介绍,此次调研之行除了做好市场调查,推介西牛麻竹笋以外,更重要的是学习外地农产品加工企业的生产运营模式和发展乡村特色产业的举措,建立健全规模化标准化生产体系,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在贵州省红赤水集团有限公司生产车间,8条智能化流水生产线正开足马力赶制各种笋类产品订单。从鲜笋清洗、盐渍储存,到预煮、拌料、灌装、杀菌、检测装箱……各类竹笋相关产品要“过五关斩六将”达到合格才能顺利出厂。“目前,我们年消耗竹笋等农产品原料2万多吨,以生产各种口味的即食笋为主。”红赤水集团相关负责人向调研组介绍。

而重庆市上口佳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厂房里,自动化设备正高效运转,一袋袋完成生产包装的休闲食品,随着输送带源源不断地“走”下生产线,另一旁的工人正忙着打包成箱,等待装车发货。该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近年来通过实施智能化改造工程,除装包、装箱等过程需要人工外,其他流程均采用机器自动化生产。

“西牛麻竹笋具有鲜嫩、爽口、笋味香浓的特色,有‘蔬中第一珍’的美誉。”考察期间,英德市麻竹产业协会黎水清在推介西牛麻竹笋的同时,也惊叹外地龙头企业的深加工技术。“他们在确保原材料卫生健康的前提下,通过加大投入和科技研发,走规模化、标准化、自动化的道路,大部分企业年产值超3亿元,这是英德要学习和努力的方向。”

调研结束,范志斌表示,此次考察之行对西牛麻竹笋的产业发展有着重要借鉴作用,下一步,英德将结合“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逐步完善,引进和培育大型龙头企业,做大做强麻竹笋产业。同时,结合实施农业产业强镇、现代农业产业园等重点项目,加快推动麻竹笋生产、加工、流通、销售、研发、电商、品牌建设等全产业链发展,拓展麻竹笋在休闲食品、配料食材、预制菜等领域推广应用。推进三产融合发展,延伸发展体验型、观光型产业,加快推进麻竹笋产业示范基地、展示中心、研学基地、农林旅融合项目规划建设,推动麻竹笋产业多元融合发展。

多措并举扶持麻竹笋做大做强

2022年,清远市提出了“要集中精力推动农业主导产业发展,围绕清远鸡、英德红茶、连州菜心、丝苗米、麻竹笋等打造五个百亿产值产业”工作目标。

作为麻竹笋的主产地,英德将全力做大做强麻竹笋产业,力争在“十四五”期间把麻竹笋打造成为百亿支柱产业。近年来,英德立足生态区域优势和麻竹笋特色产业基础,坚持“一区多园”发展,以西牛镇为核心区,辐射周边水边、浛洸、石灰铺、石牯塘、横石塘等镇,申报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以“工业化、市场化、多元化、法治化”发展理念加快推进麻竹笋产业发展。目前,英德已在麻竹笋产业核心镇规划了200多亩的土地用于产业园项目建设。

此外,为扶持西牛麻竹笋企业、合作社做大做强,清远制定出台了《清远市西牛麻竹笋产业发展贷款贴息(西牛镇试点)实施方案(试行)》《清远市西牛麻竹笋产业发展风险补偿资金(西牛镇试点)实施方案(试行)》等试点金融政策,目前已有4家企业获贴息贷款放款1550万元。而英德则创新出台“金竹笋”贷款,为麻竹笋产业群体授信20亿元并提供利率优惠、广东泰隆村镇银行为麻竹笋产业客群授信8亿元,累计发放涉麻竹笋贷款2193笔、总贷款金额3.12亿元。

该负责人还提到,今年3月,英德还联合平安产险清远中心支公司推出农业产业价格指数保险,该保险对符合条件的麻竹林进行承保,当麻竹笋价格平均值低于约定目标价格时,按照保险合同约定赔偿,极大提高了清远市重点区域麻竹笋抵抗价格波动风险能力,有效避免“笋贱伤农”事件发生,同时促进了麻竹笋产业体系可持续发展。

采写:钟履双 通讯员 张小玲

摄影:通讯员供图

编辑:付瑞怡 夏汉华

校对:王韵

编审:田芳

编委:樊沃夫

*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和使用。

关键词:

相关阅读